虽然他的高响应同步交流电动机最大功率只有80 千瓦,但这部电动机却可以迸发出最大达到280 牛米的扭矩——这可是与奥迪A6L2.8FSI 发动机相同的数值。而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他的起步非常迅速,甚至有点凶猛,显示出了相比于汽油发动机的巨大优势。中段加速时,他的动力输出感觉也和汽油发动机完全不同,非常线性而且平顺,整个加速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一气呵成,完全体会不到传统发动机的动力曲线图上那一个个峰值,转速升高到一定数值时突如其来的推背感也不会出现。而电力驱动带来的动力响应速度同样不可思议,我的右脚对动力踏板所做的任何动作都可以在一瞬间得到反馈,没有丝毫迟滞。为了提高能量循环使用率,聆风还特别增加了类似F1 赛车KERS 系统的制动再生系统,当然,回收能力不可能像赛车那样强悍。转向系统的调校则体现出了日产汽车一贯的特点:方向盘指向精准,略有点厚重。在转向过程中,聆风的车身姿态始终控制得比较好,由于电动机尺寸不大,质量也比传统汽油发动机轻很多,因此聆风的前端重量比一般前置发动机的两厢轿车轻很多,而置于底盘中间位置的电池组也让他的重量更集中向车身中部,同时降低了车体的重心。他在弯道中明显更加容易控制,转向不足的感觉比传统的前置前驱汽油车轻微很多。底盘调校中规中矩,没有过多偏向运动或舒适的感觉,转弯时车身的侧倾也不是很明显。
连续几个弯道,我都发现自己入弯时的车速有点过快,这显然是由于耳边听不到发动机的声音。从启动车子的那一刻,聆风始终安静得出奇。电动机启动时几乎没有声音,而在测试过程中即使把动力踏板踩到底,也只能听到些许高频率疑似电流的声响,风噪和胎噪也许是惟一能提醒我车速过快的声音了。聆风的风阻系数只有0.29,精心设计的外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前车灯凌厉的突起形状不止是为了追求造型上的前卫,更是为了切开经过此处的气流,以降低外后视镜周围气流产生的风噪。而尾灯向后突出的造型则起到了扰流的作用。同时,连不被大家注意的车顶天线也经过了特别的降噪造型设计。这样的一款车开过来,甚至连路上的行人都不会察觉,但这样又可能对行人安全造成隐患。聆风的设计师想到了这点,因此,他们特别为聆风开发了一种为行人安全着想的"行人靠近警示系统",当聆风接近行人时,会自动发出一种车内的驾驶员和车外行人都能听到的警示音,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在倒车时,类似的声音也会及时响起。
除了这一点,聆风的设计师在安全方面还考虑到了更多。他的电动机尺寸很小,不过发动机舱,哦,应该改称电动机舱却依然设计得比较长,这其实就是为了安全,如果不幸发生碰撞,较长的电动机舱可以更充分地溃缩吸能,尽可能减小碰撞给乘客和行人造成的伤害。
通体以冰蓝色为主,车身上和内室中的各处细节也处处可见象征着"Zero Emission"的蓝色"Nissan"徽标,聆风的外形显然比大多数量产车看起来更现代,但似乎也没有概念车那样超现实和随心所欲。日产的首席设计师井上真人说:"我希望把他设计的前卫、现代,但也不能过于未来,否则消费者恐怕也难以接受。"
事实上,对于这样的外观和内室设计,我至少可以给他打90 分了。但也有些疑虑让我对他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敢盲目乐观。日产计划在2010 年12 月首先将聆风推向日本、美国、荷兰和葡萄牙四国,并在2012 年大规模量产,逐步推向全球。如果一切顺利(比如不像那些灾难片里描述的那样),不久后他就会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不过,日本境内在2010 年内就将建成针对聆风等一大批电动车的2200个慢充装置和200 个快充装置,但在中国国内,这样的充电装置会呈现怎样的建设速度?在日本和美国,许多车主拥有自己的车库,他们可以购买一套家用充电装置,利用午餐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完成充电,但这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显然也不现实,甚至中国的许多公用地下停车场在规划时根本不具备增加充电装置的能力。基础配套设施的问题,真的可能成为聆风乃至今后无数电动车进入中国市场的瓶颈。当然,我们也看到了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一些试点城市对于纯电动车的购车补贴最高达到了6 万元,而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等优惠政策也可能成行。再算一算电费和汽油费的差价,电动车的性价比确实变得高了起来。
无论如何,聆风的出现,很可能是汽车发展史上一次革命的开始,他会带来怎样的变革浪潮,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
之前雷总说过,说YU7应该在今年6、7月上市,离现在最近的大规模车展,应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了,地点在深圳。要知道,华子和迪子的总部都是在深圳哦,如果真选择在这次的车展亮相,那真是纯纯的贴脸开大了,你们觉得咱们军儿干得出这事吗?不管怎么说吧,雷总、化哥,咱上点心吧,真的是“火”烧眉毛了。说到“火”,那咱今儿就聊聊小米YU7,为什么这么“火”,YU7到底有啥昂,非得等着YU7。
五一大家都放假了,就你长城拉着自己老板做直播啊,还给我们魏总放第三排了,你们是真能“坑”自己老板啊!之前高山预售的时候,穆峰总就说,长城打死也不做增程。这回魏总也表态了:我们长城就没有规划增程这个技术,我们所有的动力都是混联技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魏总固执,要知道一台增程器成本也就几千块钱!
当下,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仿佛大家都觉得,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全球最畅销品牌、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